银屑病关节炎跟炎症性肠病 银屑病关节炎跟炎症性肠病一样吗

作者:小天 时间:25-07-23 阅读数:5人阅读

IL-10与哪些疾病相关?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?

IL-10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结核病等疾病中,IL-10的过度表达可能与疾病的发病有关。在炎症性肠病、银屑病、哮喘、类风湿性关节炎中,缺乏IL-10则可能与这些疾病的发病有关。在肿瘤发生过程中,IL-10的作用存在争议。

IL10与疾病的关系: IL10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复杂,其表达水平与疾病发展有密切关系。 高表达:在SLE、CD、肿瘤等疾病中,IL10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病理过程的发展。 低表达:常见于哮喘、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等疾病。 IL10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相关,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。

IL10在疾病中的作用:在肿瘤、感染、器官移植、造血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与血液、消化、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。综上所述,IL10作为一种多效价细胞因子,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,其双向调节特性为肿瘤免疫治疗等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此外,IL-10与肿瘤的关系也引发了药物研发的兴趣,针对IL-10的药物研究正在不断深入。综上,IL-10在炎症和肿瘤领域都具有显著影响,其功能的深入理解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,包括针对IL-10的药物开发。集萃药康斑点鼠项目中的IL-10敲除模型,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。

IL-10在控制过敏和哮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它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Th1和Th2细胞的激活,对APCs和T细胞功能产生直接影响。IL-10抑制许多效应细胞,如Th2细胞和过敏性炎症效应细胞,如嗜酸性粒细胞、肥大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。它能影响疾病进程,其水平与疾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成反比。

IL-10是一种多功能负性调节因子,主要由Th2细胞、活化的B细胞、单核细胞、巨噬细胞产生,它参与免疫细胞、炎症细胞、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生物调节,在自身免疫性疾病、严重感染性疾病、肿瘤及移植免疫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什么是关节炎?

关节炎:是由于关节退变或由于其他疾病继发导致的关节炎症。骨癌:是骨的恶性肿瘤,常见于青少年,特别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,包括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等病理类型。发病年龄:关节炎: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,但老年性骨性关节炎更为常见。骨癌:主要发生于青少年。

关节炎是关节炎症性疾病的总称。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:风湿性关节炎:一种与风湿热相关的关节炎症,通常表现为关节的红、肿、热、痛。类风湿性关节炎: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影响关节滑膜,导致关节炎症、疼痛和功能障碍。

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,可分为数十种。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,且人数在不断增加。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、肿、热、痛、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,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。

如何通过辅助检查来诊断和鉴别炎症肠病性关节炎?

1、结肠镜检查显示炎症肠病性关节炎患者肠道病变主要在直肠,表现为血管纹理异常、肠粘膜病变、溃疡和糜烂。小肠镜则有助于早期病理诊断。诊断时,需明确与类风湿关节炎、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进行鉴别。

2、滑膜炎 滑膜组织受到显著的炎症影响,具体表现为淋巴细胞、浆细胞以及少量多核白细胞的浸润。这是炎症反应的核心表现,反映了免疫系统的活跃状态。 附着点炎 附着点也发生炎症,这是炎症肠病性关节炎的另一重要病理生理特征。

3、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,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块,结肠镜检及活检可确诊。肠易激综合征: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,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,但无器质性病变。粪便可有黏液,但绝无脓血,镜检正常。

4、阿米巴肠炎主要侵袭右结肠,也可累及左侧结肠,结肠溃疡较深,边缘潜行,溃疡间黏膜多正常,粪检多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包囊,抗阿米巴治疗有效。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,常有肝脾大,粪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,孵化毛蚴阳性。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黏膜黄褐色颗粒,活检黏膜压片或组织病检可发现血吸虫卵。

5、脊柱炎症状可先于肠病数年出现,与结肠炎活动性无关,溃疡性结肠炎缓解后,强直性脊柱炎并不随之好转。还有4~15%的病人可发生仅有X光表现的无症状的骶髂关节炎。1 实验室检查 可有贫血、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沉加速;有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、凝血因子Ⅷ活性增加、血清白蛋白和钾、钠降低。

这条明星信号通路已催生多款重磅新药,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

IL12和IL23/IL17信号通路已催生多款重磅新药,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炎症性肠病、脊柱关节炎和银屑病等多种炎症性疾病。具体来说:类风湿性关节炎:针对IL23/IL17信号通路的疗法,如IL12和IL23抑制剂,以及抗IL23特异性抗体,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。

慢性炎症性疾病,如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炎症性肠病(IBD)、脊柱关节炎和银屑病等,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。过去,对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理解不足阻碍了有效疗法的开发。但近年来,全基因组关联研究(GWAS)发现与慢性炎症性疾病相关基因变异,揭示了IL-12和IL-23/IL-17信号通路在这些疾病中的关键作用。

基于IL-17在多种疾病中的重要作用,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针对IL-17的靶向治疗方法。最直接的方法是使用抗IL-17A的抗体,如secukinumab和ixekizumab。这些药物已经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、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。另一种方法是阻断IL-17RA,如brodalumab单抗。

杰克替尼:国内首款申报上市申请的国产原研JAK抑制剂,已递交用于治疗中、高危骨髓纤维化的上市申请,并启动了治疗斑秃、特异性皮炎的III期研究。艾玛昔替尼:首个国内自主研发的新一代JAK1抑制剂,也是首个在自免疾病治疗领域获得关键III期研究成功的国内自研JAK1抑制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