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中益气汤治疗银屑病医案 补中益气汤治疗银屑病医案大全
中医名方,补中益气汤要什么时候才能用
黄芪、党参、炙甘草,这三味药在一起,叫保元汤,是补气的。甘草托着嘛,肯定补的是中焦上焦之气。炒白术、是健脾的。如果脾气不足,运化失常,没有食欲,就用炒白术。如果说,脾湿太重,可以考虑用生白术。生白术利水渗湿的功能比较强。炒白术,很香,可以帮助脾气去消化食物。
用法是将混合后的药材放入300毫升水中煎煮,直至剩余150毫升,过滤去渣,空腹时稍加热后服用。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主要是补中益气,提升阳气和固守下陷之气。方歌概括为:“补中益气芪术陈,升柴参草当归身;升阳举陷功独擅,气虚发热亦堪珍。
还有,李东垣从反面论述了有一部分脉象是不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的。方后“四时用药加减法”中,在治腹痛时提到:脉弦不可用,当用小建中汤;脉沉细不可用,当用理中汤;脉缓不可用,当用平胃散。从脉象鉴别方证,简单而实用。
根据不同病症,补中益气汤可进行适当的加减化裁。如咳嗽去人参,加当归以养血止咳;如阴虚不用升柴胡,须加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以滋阴补肾等。综上所述,补中益气汤是一剂具有广泛适应症的中医方剂,通过补益中气、升阳举陷的治法,能够治疗多种因中气不足、清阳下陷所致的病症。
防治鼻炎16种最灵老偏方去根,最简单的民间偏方奇效方
1、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可治鼻炎 取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涂在消毒的棉花棒上,伸入鼻腔内均匀涂上药膏,每次以涂满鼻腔为准,一日两次,一般鼻炎有3至5天即可痊愈,无后遗症。 慢跑治好了我的鼻窦炎 我今年49岁,30多年前,因一次重感冒落下了鼻窦炎的病根。从此,鼻腔不通,什么味儿都闻不到,还经常头痛。
2、老干丝瓜末方 :老干丝瓜 2条 ,烧灰研末保存。每次服 15克 ,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。可化淤、解毒。主治鼻窦炎、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。 蜂巢 1片 ,经常嚼食之 ,10分钟左右吐渣 ,一日 3次。主治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。 辛夷花 15克 ,鸡蛋 2枚。
3、方法是:找老丝瓜藤数米,晒于,切成细段,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(千万别糊了),然后在面板上,研成碎面,装入瓶中备用。使用时,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,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,再用细塑料管(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),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,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。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。连续数日可治愈。
4、我是位副鼻窦炎患者,曾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。后偶得一方,取得较好疗效。方法是:找老丝瓜藤数米,晒于,切成细段,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(千万别糊了),然后在面板上,研成碎面,装入瓶中备用。
5、民间偏方: 每日用蜂窝50克用开水冲泡喝水,每日早晚各一次,连服一个月。 冷热水轮流捂一捂,先热后冷,坚持一个月。 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,再灌满醋至浸没蒜瓣为止,然后密封。一个月后启封,边食蒜、边用小口瓶装上蒜醋,每晚对准鼻孔熏半小时,能治疗过敏性鼻炎。患者不妨试试。
6、等到第二年,再次复习备考时,只要有一点不舒服,就赶紧喷,还是有效果的,至少可以止住喷嚏但是并不能根除。那年顺利的考上了理想的研究生高校。毕业后,进入工作。其实研究生的三年也是每天伴随着喷剂生活,前后用的喷剂不少于几百,真的一点不夸张。因为一直鼻炎,几个女友都吹了,说了都是泪。
2022-06-22补中益气巧治痹证一痹证医案
1、处方:守上方,改当归24g,加肉桂(后下)3g,14 剂。按语:不通则痛,不荣亦痛。《伤寒论》62 条:“发汗后,身疼痛,脉沉迟者,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。《医宗金鉴》注曰:“汗后身疼痛,是营卫虚而不和也,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。
施杞从医医案
1、施杞从医医案: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案例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:邵××,男,10岁。主诉:右髋疼痛、行走困难、跛行,持续一年。确诊: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。治疗过程 初次治疗:患者通过X摄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确诊后,立即施行减压术。但术后三个月疼痛再次加重,证实右股骨头仍处于缺血坏死状态。
2、其症状为右髋疼痛、行走困难、跛行,持续一年。通过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X摄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,确诊为“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”,并立即施行减压术。术后疼痛略有缓解,但三个月后疼痛再次加重。通过再次的X摄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,证实右股骨头仍处于缺血坏死状态。患者还伴有胃纳不适、便秘等症状。
3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案邵××,男,10岁。 初诊:1994年12月24日。主诉:右髋疼痛、行走困难、跛行一年。1993年12月起感右髋疼痛、并逐渐加重,行走困难。同年12月底经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X摄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,被诊断为“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”,并立即被施以减压术治疗。
补中益气汤该如何用
方中黄芪用量需多,但仅用五分至一钱,其他药材用量亦轻,现代折合总剂量约10克。服用方法为早饭后温服。黄芪与炙甘草配伍,升麻、柴胡重在“实其表”,人参、炙甘草重在“补脾胃中元气”,白术苦以除湿,橘皮导气,当归酒洗和血脉。
补中益气汤的服用方法通常为早饭后温服。一剂药的总剂量在古代记载中较轻,折合成现代用量,一剂药总剂量约为10克左右。辨脉用药 李东垣临证注重辨脉,认为补中益气汤所治证的脉象特点是右脉大于左脉,或脾脉独大于其他部位脉,并且见数脉时可“数中显缓”。
补中益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,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、中气下陷等证。以下是对补中益气汤及其附方的详细解析。补中益气汤 组成:黄芪20g,党参10g,灸甘草9g,当归3g,陈皮6g,升麻6g,柴胡6g,白术10g。功用:补中益气,升阳举陷。
护卫益气汤(即补中益气汤之升麻、柴胡易桂枝、芍药)用于脾胃虚弱,不能顾护营卫。“脾为营之本,胃为卫之源”,胃弱脾虚,失于纳运,水谷之资,难以化生精微。营气虚而生寒热,卫气疏而见自汗,补中益气汤去升麻、柴胡,配桂枝、白芍以和畅营卫,调达表里,故名《护卫益气汤》。
加减补中益气汤的制作方法如下:药材配比: 人参:6克 黄耆:6克 广皮:3克 炙甘草:3克 归身:6克 炒白芍:9克 防风:5克 升麻:0.9克 制作步骤: 将上述药材准确称量后,一同放入煎药锅中。 加入800毫升的清水,确保水面覆盖所有药材。
该方剂通过补益脾肺、调理气机、清利小便,以达到改善这些症状的效果。用法:服用时,需将药材与水一同煎煮,并加入煨姜3片和大枣2枚以增强疗效。待水煎至剩下约八分时即可服下。扩展功效:除了上述主要功效外,加味补中益气汤还具有清热利湿、补气摄血等作用,适用于多种与脾肺气虚相关的症状。